- 令史
- 官名。(1)汉丞相府及以后三公府的属吏, 在诸曹的掾史之下, 秩百石。 尚书的属吏也有令史, 秩二百石, 御史中丞的属官兰台令史, 秩六百石, 系中级官员, 较特殊。 令史身份低下, 为士人所不屑。 东汉梁冀恨名儒刘常召补令史以辱之。 尚书的机构扩大后, 各曹属员都有令史及官秩更低的书令史, 西晋在尚书令、 仆射、 左右丞之下, 增设都令史八人, 官秩亦公二百石。 梁武帝减都令史为五人, 选士人任职。 北齐的尚书都令史秩从八品, 一般的令史、 书令史不入流品。 《隋书·百官志》谓各省、 台、 府、 寺, 各因职务设吏, 有令史、 书令史、 书吏等。 隋改都令史为都事, 令史仍沿旧名。 隋、 唐、 宋、 金、 元的台、 省、 院、 部均设令史, 除金外, 皆为低级办事吏员。 金颇重视尚书省和御史台的令史人选, 金熙宗、 世宗先后用进士为尚书省令史, 章宗以终场举人(即参加全部考试而未中进士的举子)补御史台令史。 后形成制度。 至有出身令史而官至宰执者。 明废令中之名。(2)汉县令属吏的总称。 卫宏《汉官旧仪》云: "更令吏曰令史, 丞吏曰丞史, 尉吏曰尉史"。 "史"本为秦、 汉时人对属吏的通称, 故以县令之属吏为令史。
* * *官名。(1)漢丞相府及以後三公府的屬吏, 在諸曹的掾史之下, 秩百石。 尚書的屬吏也有令史, 秩二百石, 禦史中丞的屬官蘭台令史, 秩六百石, 系中級官員, 較特殊。 令史身份低下, 為士人所不屑。 東漢梁冀恨名儒劉常召補令史以辱之。 尚書的機構擴大後, 各曹屬員都有令史及官秩更低的書令史, 西晉在尚書令、 僕射、 左右丞之下, 增設都令史八人, 官秩亦公二百石。 梁武帝減都令史為五人, 選士人任職。 北齊的尚書都令史秩從八品, 一般的令史、 書令史不入流品。 《隋書·百官志》謂各省、 台、 府、 寺, 各因職務設吏, 有令史、 書令史、 書吏等。 隋改都令史為都事, 令史仍沿舊名。 隋、 唐、 宋、 金、 元的台、 省、 院、 部均設令史, 除金外, 皆為低級辦事吏員。 金頗重視尚書省和禦史台的令史人選, 金熙宗、 世宗先後用進士為尚書省令史, 章宗以終場舉人(即參加全部考試而未中進士的舉子)補禦史台令史。 後形成制度。 至有出身令史而官至宰執者。 明廢令中之名。(2)漢縣令屬吏的總稱。 衛宏《漢官舊儀》雲: "更令吏曰令史, 丞吏曰丞史, 尉吏曰尉史"。 "史"本為秦、 漢時人對屬吏的通稱, 故以縣令之屬吏為令史。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